欢迎进入盘锦伊迪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400-0427-185

《辽河口老物件》:把乡愁寓于民俗文物的文学书写里

文章来源:      时间:2021-07-16

“怀旧有两大功能:一个是修复,一个是反思,前者能抚慰心灵,后者能安顿当下以及将来。如果说这两项对活着的人是必须的,那么老物也就有了它的留存价值。”

“怀旧有两大功能:一个是修复,一个是反思,前者能抚慰心灵,后者能安顿当下以及将来。如果说这两项对活着的人是必须的,那么老物也就有了它的留存价值。”

“借此追溯我们曾历的时光,重构我们曾经的生活,重温现代工业文明到来之前的那种悠然而舒缓的日常节奏。”

以上文字出自辽宁人民出版社日前出版的《辽河口老物件》一书的作者自序。对于作者杨洪琦来说,这既是他十多年前在盘锦发起民俗文物收集工作的初心,也是他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把老物件的故事写下来的最大动力。

一幅多姿的辽河口民俗风情图

评判一本好书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有众多读者愿意把它跟别人分享。《辽河口老物件》即是如此,把它拿在手里的人,还没有细读,只是翻看着书中的图片,就情不自禁地开始跟身边的人念叨:这悠车子我小时候用过,这烟笸箩跟我姥姥当年用的一样,这个东西原来叫“躺箱”,我一直以为叫“堂箱”,这靰鞡鞋我也穿过,只是我家那边没有靰鞡草,里边絮的是弄碎的苞米皮子,织网这活儿我小时候也给别人家做过,还能挣点小钱……

书中收录的老物件,年代并不久远,最老的也不过是民国时期的,虽然只有48件,却是辽河口地区群众生产生活中使用过的极具代表性的用具。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炕上炕下”,是生活用品,悠车子,泥火盆,烟笸箩,拨棱槌,炕桌,炕琴,烙铁,棒槌,袜底板,等等;“屋里屋外”,是生产用具,纺车,织布机,锔匠挑子,打绳机,坯模子,苇穿子,苇笆,簸箕,防风灯,等等;“渔来渔往”,是渔事用具,梭子和准子,搬网,推网,袖子网,滚钩,片钩,捻凿子,船锚,等等。这么多老物件归拢到一起,再置于许多年前的生产生活的场景当中,就描摹了一幅辽河口多彩生动的民俗风情图。

作者杨洪琦说,地处河海之地的盘锦,是一座移民城市,百年来经历了开发南大荒、辽河油田建设和改革开放后的招户,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共同书写了城市的历史,也把各地的风俗和生产生活习惯带到了盘锦,所以这些老物件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特别是东北地区居民常用的物什,而与芦苇产业和渔猎相关的用具则是地处河海之地的辽河口特有的。

杨洪琦,1958年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从事文博工作40余年,是2009年盘锦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2013年盘锦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负责人,编纂出版《辽宁地域文化通览·盘锦卷》《盘锦市文物志》等书,是当之无愧的盘锦地域文化专家。此次由他撰写的这部《辽河口老物件——盘锦市国有收藏单位之馆藏文物》,正是他多年来乡土文化的一个缩影。

说起这些老物件的来历,还要回溯到2004年,当时在盘锦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工作的杨洪琦经常与同事野外调研。一天,走进一户老乡家,看到了满满一屋子老物件,主人家年轻的儿子埋怨“老人岁数大了就爱攒没用的东西”,老人却说:虽然没啥用,可也舍不得扔,留着是个念想。这事让杨洪琦很受启发,再联想到在其他人家也同样零星看到的老物件,他有了一个想法:进行老物件的征集。

此事得到了当时盘锦市领导的重视,在全市范围内征集老旧器物的活动获得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收集工作持续了数年,总计征集上来的文物众多,仅纳入盘锦市国有收藏单位馆藏文物目录的就有1300余件。

2005年,盘锦市文化局大院举办“盘锦民俗展”,对征集到的文物进行了首次展示。2006年,辽河美术馆开馆,“盘锦民俗展”再次展出。“很多家长领着孩子来认、来识,更有很多老人借此频频重温乡愁,取得的社会反响也同样超出了预期。”杨洪琦回忆说。

“留个念想”,当年那位老人的想法,而今成了一座城市的共同念想。

一种带着真诚真情真趣的文学书写

进行民俗文物的图文展示,还只是《辽河口老物件》已经完成的一个目的,从文本上看,作者显然还有更大的“野心”,就是以老物件为载体,创造一种独特的融怀旧与民俗风情描绘于一体的文学书写。如果用个比喻,这本书更像是文学版的辽河口清明上河图。

对于每一个老物件的描写,都会展开一幅充满真情真趣的生活场景,摘录几段:

《泥火盆》:“天地间嘎巴嘎巴冷,二界沟的景象也就萧索了。好在家家的屋里都是热乎的。这就多亏了泥火盆,每一家的泥火盆都是一天天连轴转的烧着。每一个从外头回到家里的人,也都会迅速甩去挂满了白霜的帽子和围巾,再抹巴抹巴眉毛和眼睫毛上的霜花。直奔炕上的泥火盆。那句‘北方人进屋,有妈扑妈,有媳妇扑媳妇,没媳妇扑火盆’的老话,其实说得并不够确切,因为有妈有媳妇的人,往往也是先奔火盆的,事情的妙处在于,妈妈或媳妇儿通常也正围坐在火盆旁边,或者织着渔网,或者纳着鞋底儿。”

《炕琴》:“那时候的田庄台几乎家家都有炕柜,也基本都是柜门上镶着瓷板的这种壮实货色。作为一个有着富庶底子的古镇,田庄台的坐地户都将日子过得不赖,即使在家族的买卖都不大方便做了的当年,殷实的人家也仍然很多,这样人家的被褥就几乎都是缎子面的,层层地摞在柜上流光溢彩。而且,这样人家的被褥也是从来不罩的,就那么坦露着,充满了自信。”

《靰鞡鞋》:“‘靰鞡’为满语的音译,意指东北地区一种垫有靰鞡草的皮质防寒鞋,是中国古老的鞋子之一,属东北亚冰雪文化的特有产物。早年东北民间曾有这样一条谜语:左右不分,有大有小,脸多皱褶,耳朵不少,放下发呆,绑上就跑。其谜底就是靰鞡鞋。靰鞡本是一种夹鞋,却因絮了靰鞡草成了轻便灵活又结实耐穿的御寒鞋,而且保暖性极佳。那时候下塘赶大车的人都穿这种鞋,其他的装备也基本一致,往往都是大棉袄、大棉裤,都是自家女人用家织布做的,一身青色。还会把大棉裤一抿,拿个白布条一系,再把裤腿扎紧,确保不漏风。”

《梭子和准子》:“炕上的(织网)主力,是分散着坐开来的我的三个舅妈、好几个表姐妹和表嫂,还有街坊邻居,她们一边穿梭拉线,一边闲聊打唠,织得热热闹闹,也唠得热热乎乎。她们所唠非常有趣,话题总是会集中在没到场的那个人的身上,比如今儿个张二嫂没来,大家就会合着伙儿地讲她的短长,明儿个我大表姐没来,那么好了,明儿个的是非就一准儿针对她了。”

这些文章都是杨洪琦在收集老物件的过程中陆续完成的,也曾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过,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这些文章无意中打开了很多人的记忆闸门,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人们对往事与旧物的深深留恋。”“如果可以,也请你怀旧。如果不能,请再等几年。几年之后,你总会发现心头牵念的。”在书的自序中,杨洪琦这样说。

一次催生更多人留住乡愁的寻根之旅

这些俗称的老物件,在文物领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民俗文物”,主要指经典性、代表性民俗器物。我国的《文物保护法》中,对珍贵的文化遗地、遗迹、实物给予法律保护,其中也包括了相当一批珍贵的民俗文物,特别是古代民俗器物。而《辽河口老物件》中所收录的,大部分是未列入《文物保护法》保护范畴的民间民俗器物,它们的年代尚不够久远,品相和工艺也不够精致,但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同样不可小觑。

杨洪琦说:人们对老旧器物的评价通常是“有用”与“没用”,我却觉得对“有用”“没用”的衡量,还当加入感情的因素,倘若一件器物承载了太多过往,就会不扔不舍。老物总与往事相连,往事总与故人相系。很多时候一件老物已不只是一件东西,而成了我们某段生活的见证者,某段时光的陪伴者,看见它,就能想起那种情绪,或者想起那个人。

2004年,杨洪琦发起老旧器物征集活动时,他可能没有想到,这一活动唤起了众多盘锦人对老物件的兴趣:

田庄台镇的张朝伟,在自己经营的凤桥酒厂里,收集了很多旧酒坛、酒篓和古法酿酒的器具,建了一座酒文化展示馆,“田庄台有烧锅的历史也有上百年了,1921年的上海《申报》上就有田庄台烧锅在上海热销的新闻。这文化得留下来。”

在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做民宿的于然,在各处村民废弃的老房子里“淘宝”,收集到了很多有年头的建筑材料,甚至还有600年历史的明代城墙砖。这些古砖被小心地移到民宿门边的阴凉处,民宿也基本完整地保留了百余年历史的老建筑原来的样貌,过梁、椽子、檩子和立柱以及最具盘锦特色的芦苇编就的苇把棚顶都清晰可见。

经营修造船厂的张兴华,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上过央视的“大国工匠”,在他船厂的古船展示馆里,有大大小小的古旧船只和零部件并且正在致力于用自己收集到的实物和图文资料复建各个历史时期的古船。

还有盘锦福德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者张嵩,他旗下最著名的餐饮品牌辽河渡口的盘锦总店,就是一家建在辽河民俗博物馆里的饭店:一楼和三楼都是当地民俗的展示馆,还配以民间艺人的现场表演。二楼是餐饮,同时也是稻作文化的展示馆。

每个人都在收集与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相关的老物件,这不仅是一种怀旧,也是在找寻自己与古人、先辈历史的联系,找到自己的根和魂。“盘锦地域文化今日的繁荣局面,实在得益于心系文化的诸位领导,以及众多热爱文化并甘愿为其付出辛劳的广大群众。相信这座辽河口湿地之城的文化地图将更加明晰丰满。”杨洪琦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勇 通讯员 李琪)


打开